從小(也不是啦,是當過總召之後)我就覺得做決策是我的弱點,甚至可以用 "優柔寡斷" 來形容我自己!為什麼呢?因為做決策表示有一種以上的選擇,如果不從中選一個就會一直吃屎,但選一個又怕不選另一個會後悔,我們不願關上任何一扇門。而且後來發現,我連生活中的小事也常常猶豫不決 (但這會不會是因為我開始仔細分析呢?我記得我高中以前頭腦簡單的時候,很多事都懶得想,靠直覺的樣子...)
「誰說人是理性的」中做的一些實驗,會讓我發現很多人在面對一些事物出現不理性的反應,其中讀到某章,我真的不禁要大推,因為就是在說我... 內容是在說我們幾乎都拼命讓自己保有各種選擇,而且我們幾乎無法專心投注於一件事物。我們不斷被提醒,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,必須體驗人生的各個層面...,然而我們是不是試圖同時做太多的事? (對啊我都覺得什麼都想試試,好像都可以,有興趣都想嚐試看看,別人都覺得我大學也做了太多事,但我仍覺得好像還不夠...) 就算我們試著關閉一些門,現在只剩下兩道門,也會很難做決定。 舉例就是:有人花了三個月時間要從兩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數位相機挑選一個,因為兩個都有差不多的優點,很難下決定,然而花了三個月思考卻花掉更多成本。關鍵在於我們常把焦點放在兩件事物間的相似性和細微差異上,卻忘了考慮到,沒有迅速決定會有什麼後果且兩種決定的結果差異極為細微。
哈哈哈,重點是,連作者也犯了這樣的錯,說出以下的看法:儘管我對決策過程以做出許多研究,也深知其中的困難,但我就像所有其他人一樣不理性。 所以...以後要提醒自己盡量快一點做決策,那可是不能快速做極為相似的決定時,乾脆投硬幣決定好了,不然要一拖再拖嗎?生物. 戲劇. 美術我要如何三選一,乾脆就先選一個就好了,因為結果應該會是一樣的,一生中總會把其他也一起完成~~
加油阿 ~ 阿青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