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架構:
1. logic
2. appreciation
3. imitation: a. shape
b. structure
c. contents
d. design
4. creativity: a. observation(phenomenon)
b. question
c. hypothesis
d. experiment design
(a). pre-test
(b). material availability
(c). technology availability
(d). statistics(parameter)
(f).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
e. rusult
f. discussion
g. future context
h. review
----
待解:
-想變成專業,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?一直做有用嗎?會不會只有苦勞沒有功勞?
-專業與興趣的差別?
-為何看到相同現象,有人會成功?因為看到問題的核心?
----
小感:
觀察.模仿=>學習的第一步,無論是科學還是其他...
以前看書看到林美秀被詢問到為何演技很好,她說從小一直觀察模仿身邊的人,設法感同身受。
為何總是在最大黨的人模仿別人的時候,才會發現以前從來沒發現的人物特色?因為平常沒有注意這個人特色,只要觀察某些特色,再加以誇張化,我們就會覺得很像!(難怪課愈無聊我愈會模仿那堂課的教授,因為實在太無聊只好觀察教授...) 然而人還是有盲點的,因為我竟然不會模仿徐如鹹跟大媽(看來我的功力終究不如老師)。
另外,我一直以為演戲是每個人天生都會的,看來我錯了,有很多人實在是無法演,難怪會一直說我很會演,好吧,我很會演應該是因為我有跟林美秀一樣的嗜好(科),那是否以後可以成為好的舞台劇演員呢?(結論完全跟課程無關XD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