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

[小感]

剛剛讀到了: 通俗科學網-科學評論-語言是科學教育的基礎

其中文中有一段文字"洪教授指出,目前高中學生不知論證為何物,但高中數學有其深刻而複雜的知識結構,學生若無法從論證或說理入手,數學自然就拒他們於千里之外了。"   
讓我突然浮現一些想法,也就是我高中的時候在讀數學的想法。大家都知道高中數學有很多的公式要背,我一直覺得要先把數學公式理解再慢慢推導才可以理解,可是我理解的速度可以說是非常慢,所以我會用簡單的概念來土法煉鋼,所以假如真的要算題目的話,就要用很久的時間!  但是要適應高中數學的考試通常都要熟悉簡單公式的變形,而且要直接背起來才能應付時間很短的考試,所以理解公式背後的意義是不重要的事,能快攻才是最重要的,我記得高一的時候我好像還特別去理解一些重要公式背後的意義(我記得好像是因式分解的東東),而且我還能知道到底為什麼,但是後來就發現知道"這公式怎麼來的"又有甚麼用,還不如知道"如何6分鐘快攻",所以我以後都懶的研究公式怎麼推導咯....
哎呀,總之,我高中的時候都以為,報紙總是會說的"讀物/化/數,首重理解"都是說說而已...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